1950年,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2军94师接到命令,要求在北上之后全部更换为苏式装备,并将原有的武器转交给驻地军队,用于剿匪。部队到达东北时,副政委杨家华却被上级训斥:“我从未见过没有带一支枪的部队上战场。” 面对这一窘境广州配资网,杨家华迅速接到命令,前往当地的军火库领取武器弹药。但由于信息滞后,管理人员拒绝了他。情急之下,杨家华从怀中掏出手枪,指着管理人员,强行带走了仓库中的武器装备和弹药。
回忆起自己参军的那一年,杨家华总是难忘奶奶的叮嘱。86岁的奶奶把他叫到身边,递给他一个搪瓷杯,叮嘱他:“无论何时何地,这个杯子要带在身边。”正是这只搪瓷杯,陪伴杨家华走过了西北的荒漠、闽南的潮湿,甚至征战过朝鲜战场。而奶奶的三句嘱托更是一直铭刻在心:“第一,千万不要掉以轻心;第二,随时带上姜和蒜;第三,面对不熟悉的深塘大河,不要贸然下去。”这些话,他不仅自己时刻牢记,还成了日后他训练新兵时的常用格言。
展开剩余82%在平型关战役后,杨家华的右手旧伤复发。与此同时,第115师的分编让他心情愈加焦虑,常常在医院的床上翻来覆去,难以平静。不久后,病房里的一个排长因伤势加重不治身亡。伤员们坚决要求将排长的遗物——一件呢子大衣和一支钢笔一同埋葬,但医院领导坚决反对,称此为违反规矩的行为,尤其是在那个资源匮乏的时代,前线的将士更是需要这些物资。杨家华看到伤员们为排长的不公埋怨连连,事态几乎扩大到影响救治的地步,最终,他出面进行调解,平息了纷争。正是他的领导和调解能力引起了医院政委方国南的注意,方政委提议杨家华留下来,负责管理伤员。但杨家华坚决拒绝:“如果不能当兵,不能上前线,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?我宁愿回去去让指导员生气。”
1950年9月15日广州配资网,仁川登陆之后,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迅速突破三八线,严重威胁到中朝边境的安全。10月,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,全军开始紧急调动。第32军94师正在福建驻守,收到紧急调令后,部队没有时间做详细部署,便匆忙踏上了北上的列车。那个秋天,第32军番号撤销,94师归属于第27军,成为第9兵团的一部分。而杨家华,也因为94师政委的临时调动,肩负起了政委的职责。
10月29日,9兵团在山东曲阜召开抗美援朝动员大会。三天后,中央军委发布命令,第9兵团启程前往东线作战。为了隐秘行军,所有军服和装备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标志必须摘除,甚至连内衣和皮带上的标记都要磨平。杨家华在准备出发时,细心检查了自己随身的搪瓷杯,心中对即将到来的战斗感到沉重。每个人的内衣上必须写上姓名、年龄和家庭地址,这只是为了万一战斗中牺牲,便能及时通报家属领取遗体。
由于行程匆忙,当列车到达北境时,很多战士仍穿着单薄的衣物,尤其是一些女兵,身上披着各种毯子和外套,多是临时借来的。而在物资分发时,后勤部竟把双排扣女军装分发给了男兵,女兵则拿到了男款军装。由于战争时期男女军装不加区分,很多男兵都穿着双排扣女军装,直到大家才意识到自己穿错了衣服。战士们忍受着严寒,很多人甚至只穿着薄薄的单布胶鞋。在这片寒冷的土地上,物资短缺,连最基本的棉衣也无法保证每个人都有。
杨家华接到指示,要求部队北上时全部换装苏式装备,并将原有武器交给当地驻军以供剿匪。于是,94师几乎没有带武器来到了东北。当他看到其他部队全副武装时广州配资网,杨家华心里一阵紧张,难道只有自己的部队接到这种命令?他只好去志愿军司令部报告情况。司令部的工作人员表情严肃,冷冷地说:“我从未见过没有枪的部队上战场。”杨家华无奈地解释说:“福建那边指示我们把原装备留在当地,只带上苏式武器。”然而,指挥部依旧斥责:“为什么不确认一下命令的真实性?你们什么武器都没带,是来上战场的?”面对上级的质问,杨家华只能低头解释:“解放军的物资也非常紧张……”最终,志愿军司令部指示杨家华前往军火库领取武器和弹药。
杨家华带着队员前往军火库时,却遭到了管理人员的拦阻。管理人员怀疑杨家华的身份,拒绝放行。杨家华耐心解释:“我们刚从司令部出来,事情紧急,时间紧迫,能不能通融一下?”但管理人员仍坚持“按规矩办事”。在这种情况下,杨家华无法再忍耐,拔出手枪指着管理人员:“对不起,事情紧急,我没有时间再请示。”在强烈的威慑下,管理人员终于动手打开了仓库,杨家华迅速发放武器,正好在收到进攻朝鲜战场的指令时完成了任务。
多年来,杨家华始终记得这段惊险的经历,他表示:“我站过岗,走过长征路,打过日本军,但没有哪一次比这次更让人心悸。”尤其是那时,他对仓库管理人员的威胁,至今仍让他愧疚不已。在多年后,杨家华向那位管理人员正式鞠躬道歉。
列车将94师送到了安东地区,而杨家华强行“抢”走武器的消息传到了志愿军司令部。幸亏第27军军长彭德清为杨家华开了口,才使得杨家华避免了处分。第27军从临江进入朝鲜,开始了紧张的战前准备。就在入朝的第一天,杨家华的车队遇到了严重的交通拥堵,队伍在崎岖的山路上无法前行。经过一番交涉,终于通过对方的让路,队伍得以继续前进。后来的修车事件中,杨家华巧妙地要求帮助,最终顺利解决了车故障。
进入战场后,杨家华和他的部队经受了极寒的考验。战争环境恶劣,许多战士的脚上留下了冻伤。由于是秘密行军,部队不能生火做饭,许多人只能吃冷饭和生土豆,条件稍好一点才会有炒面。杨家华总是打趣道:“冻不死,也饿不死,一不怕苦,二不怕死。”
经过一系列激烈的战斗,第27军最终在长津湖地区成功完成了包围任务,歼灭了美军陆战第1师的大部分力量。通过这场战斗,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